踐行“雙新”精神整體推進教改
時間:2024-12-05 10:35 瀏覽量:

  踐行“雙新”精神整體推進教改

  石獅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先后獲評“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市”“全國家校(園)共育數字化示范區”“首批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福建省教育強市”;入選“福建省級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福建省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福建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基地縣”;教師進修學校獲評“省級示范性教師進修學?!薄笆】蒲袇f同創新基地”。

  01

  優化治理體系,創設教育教學改革良好氛圍

  石獅市出臺《關于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提高教育治理水平的實施意見》,優化政府精準“管”,推動政府轉變職能,明確人、財、事、物管轄權限,建立完善教育行政管理權力清單、責任清單、服務清單、負面清單等“四張清單”,減少以“行政指令”代替 “專業指導”功能。推進“一校一章程”建設,將學校育人目標、辦學特色、重大事項等納入章程,全市各學校全部制定章程,實現依章程治校。建立科學的學校辦學水平評價體系,形成不同學段學生學業水平的起點報告。開展全覆蓋的學校家長滿意度測評,形成《教育滿意度調查情況報告》,引導建設“人民滿意的學?!?。

  02

  創新辦學模式,構建教育教學改革有效平臺

  推行小學市直管改革,撤銷鎮(街道)中心校,構建“管理扁平化、辦學一體化、治教專業化、投入機制化”的“四化一體”基層小學市直管模式,實現基層學校由市教育行政部門全面直管。制定《教育聯合體管理改革實施方案(試行)》,探索實施教育聯合體管理體制改革,組建石光中學、廈外石獅分校兩個中學教育發展共同體,成立五個小學教育集團,有8個中小學幼兒園共同體被確認為泉州市中小學“名優校+”教育發展共同體,惠及學生3.7萬余名。建立7所優質中小學與14所鄉鎮中小學幫扶共建機制,通過送教下鄉、5G+專遞課堂等方式,實現城區學校課堂同上、交流共進、教研共研。相繼開辦廈門外國語學校石獅分校、泉州五中石獅教改基地校等優質學校,與福師大簽訂合作辦學協議,籌備創建福師大附中石獅校區,成功引進杭二中樹蘭集團項目落地,高位引進外部優質學校合作辦學。

  03

  推進強師賦能,壯大教育教學改革人才支撐

  石獅市啟動鴻雁強師賦能計劃,構建學校行政干部、教師專業成長培養體系,與中國教科院合作組織開展各類高層次課題研究、教學交流、師資培訓、專業咨詢等工作,開展名校長、名班主任、名教師專項培養。2023年,我市2名教師入選福建省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2名教師出版個人教學專著,9名教師獲評省級學科教學帶頭人,118名教師晉級高級職稱。通過兩方面優化人才管理,一方面,制定《石獅市教育人才引進和培育實施意見》,統籌1800多個教師編制。近三年新招聘教師1300多名,其中研究生及優秀師范畢業生占比42.3%。另一方面,制訂《石獅市校長職級制改革工作實施方案(試行)》,推進首期中小學校長職級評定。充分發揮特約教研員在學科領域的引領作用,構建以市級專職教研員、特約教研員、各校教研組教師、備課組教師為主體的教研共同體,實現研訓全方位覆蓋。

  04

  緊盯課堂教學,落細教育教學改革實施抓手

  指導學校立足校情將辦學思想、理念、取向、目標等加以凝練,生成包括課程目標、課程教材、課程師資、課程時間、課程評價等內容的學校整體課程體系。積極推進與中國教科院開展的“高中提質對策研究”“教育質量增值評價實踐研究”等5個教育改革項目,制定《石獅市建設福建省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實施方案(2022—2025年)》,成立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全面推進省級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建設。全面推行“2+N”課后服務模式(即提供“作業輔導”和“體育活動”2項基本服務,“N”即科普、文藝、勞動、閱讀等拓展服務)。鼓勵學校開發富有特色的校本課程,全市各學校共開設特色興趣課程1000多門,涵蓋了科技、文體、藝術、語言等多個領域,滿足學生不同需求。

  05

  聚焦主題活動,探尋教育教學改革實踐路徑

  積極探索落實新課標、新教材及其相關要素的整體關聯與系統協調,中小學學科教學圍繞“備、教、學、評一體化”“跨學科主題學習”及“大單元整體教學”“數字技術賦能教學”等,舉辦多場教學研討活動。把教改實踐中的問題形成為教育科研課題,舉辦《“讀思達”視域下中學語文項目化學習》《區域化推進備、教、學、評一體項目化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及《基于“教學評一致性”的高中語文文學類文本閱讀教學實踐》等多項省級課題研究交流活動。依托石獅市福建省義務教育教改基地校、福建省科研實踐創新基地校、泉州市“名優校+”教育發展共同體等開展“聚焦雙新、以學為本、落實學科育人實踐”“構建幸福課堂,促進自主學習”“單元視角下‘生本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探究”“聚焦核心素養、構建高效課堂”“聚焦深度學習、賦能高質課堂”等多場教育教學開放暨成果展示活動,共研共學、共思共進,進一步落實好“雙新”“雙減”,共享教改成果。

  06

  立足全面發展,指向教育教學改革終極目標

  在全省率先開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進校園”,構建中小學思政一體化體系。制定《深入推進學校文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與學校辦學理念、育人目標、課程建構等系統融合,營造校園育人文化,提升育人實效。推進“學校文化建設”等項目,編纂出版《學校文化建設的石獅探索與實踐》,形成“一校一品”的學校文化建設格局。承辦中國教科院首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論壇,會上發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石獅宣言”。健全“政府、學校、家長、社會”四位一體育人機制,將家長學校建設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與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聯合建設“全國家長學校建設實踐基地”,設立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16所。2023年3所學校獲中國教科院頒發“家校社協同育人項目示范?!?,智慧教育創新案例入選《中國智慧教育發展報告(2023)》。出臺《石獅市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行動方案》,優化中小學“課間十分鐘”活動管理,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經驗做法獲教育部全國推廣,6項雙減工作經驗做法入選福建省典型案例。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99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