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服務單位經營提醒
一、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強化法治觀念,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等法律法規,嚴禁無證無照經營,嚴禁超范圍經營,自覺抵制長江“野味”,不制售國家明令禁止的食品。
二、做好人員健康管理。各餐飲服務單位從業人員持有效健康證明上崗,嚴格落實每日晨檢制度,穿戴潔凈工作衣帽、洗凈雙手、不佩戴飾品及手表、不涂指甲油、不留長指甲,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前要消毒并規范佩戴口罩。
三、履行進貨查驗職責。各餐飲服務單位要嚴格落實食品采購索證索票及進貨查驗制度,從正規渠道采購食品原料及相關產品,留存供貨方的資質證明、進貨憑證、產品合格證明,做好采購驗收記錄。不采購使用腐敗變質、有毒有害、超保質期限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不采購使用來源不明或不合格的肉及肉制品。
四、保持環境衛生清潔。各餐飲服務單位必須保持經營場所環境整潔,按要求做好滅鼠、滅蠅、滅蟑螂等工作,以保證食品不受污染。
五、嚴格食品貯存管理。設置與經營規模相適應的冷藏、冷凍設施,食品庫房須設置防鼠、防蠅、防塵等設施,食品存放隔墻、離地距離應在10厘米以上,做到生熟分離,避免交叉污染。
六、嚴控加工過程安全。加工過程中要保證食品受熱均勻,燒熟煮透,做到生熟分開,冰箱食品加膜加蓋存放;冷葷、涼菜等在“專間”制作。餐飲具、加工工具等應及時清洗消毒,不得向消費者提供未經清洗消毒的餐飲具。垃圾做到日產日清,餐廚廢棄物按規定要求進行處置。
七、嚴守集體聚餐規定。承接“年夜飯”、婚宴、喬遷宴等超過100人集中用餐的大型聚餐活動時,應對每道成品菜品進行留樣,留樣不少于125克、不少于48小時,留樣柜內不得放置留樣外其他任何物品。農村集體聚餐主辦者和承辦者要依法落實農村集體聚餐備案制度。
八、嚴格落實反餐飲浪費。主動對消費者進行反餐飲浪費提醒,在醒目位置張貼或者擺放反食品浪費標識,引導消費者按需適量點餐。提供合理份量飯菜,推行使用公筷公勺和分餐制,不設置最低消費、強制消費。
消費者注意事項
一、外出就餐:請選擇證照齊全、經營規范、場所清潔、風險等級較低的餐飲店,并在消費后索要正規發票或收據,做好留存。慎重選擇生食水產品、反季節食品等高風險菜肴,不食用“新奇”“野味”或“江鮮”等禁止性的食物,不吃感官性狀異常和未燒熟煮透的食物,合理點餐,科學飲食。
二、居家聚餐:建議到正規市場、超市選購食品和原料,做到適量采購、合理儲存。加工過程要做到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熟食要燒熟煮透。加工的飯菜盡量當餐吃完,剩菜剩飯在感官確認未變質的前提下,應充分加熱后再食用。
三、網絡訂餐:訂餐前請查看商家證照信息、菜品原材料、店鋪評價、價格公示等,謹慎下單;盡量選取近距離的餐飲單位訂購,以縮短食物運送的時間。收到餐食后,先檢查包裝是否完整、是否有被開啟的痕跡、餐食是否被污染等,及時加工或食用,勿長時間存放。
四、理性消費:不搶購囤積食品,按需采購,外出就餐時,主動使用公筷公勺,適量點餐,剩菜打包,踐行光盤行動。
五、投訴維權要理性:謹記索要并妥善保管購物、消費發票、小票、電子交易等有效憑證;在飲食消費過程中,若出現嘔吐、腹瀉等不適癥狀時,應盡快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并保存就診記錄等證據;一旦發生消費糾紛,及時與商家協商,若協商不成或發現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可隨時撥打12345或12315進行投訴舉報,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