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號:QZ05117-1000-2025-00003
    • 發布機構: 石獅市教育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2-19
    • 標題:石獅市教育局關于公布第六批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通知
    • 備注/文號:獅教德〔2025〕2號
    • 發布日期:2025-03-03
    石獅市教育局關于公布第六批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通知
    時間:2025-03-03 08:54

    各中小學、幼兒園,各營地、基地:

      為了規范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管理,持續推進我市中小學生研學教育,根據《福建省教育廳關于印發<福建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建設與服務標準(試行)>的通知》(閩教思〔2018〕9號),經過申報、考察、評議,現將石獅市第六批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及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第六批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

      1.銘寶巧克力夢幻小鎮研學基地

      銘寶巧克力夢幻小鎮,是由福建省銘寶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傾力打造,位于石獅市石泉二路1588號,面積占地83畝,引進先進生產線,建設日產50噸的餅干全自動化觀光車間和日產200噸的全自動化果凍生產車間。園區融入歐洲風情建筑群、5G全自動化智能生產車間、海絲樂園、世界巧克力文化園&博物館、

      魔法可可森林、巧克力DIY廚房等主題旅游元素,按國家A級景區、省級觀光工廠標準,打造福建省首個“巧克力文化觀光”,集生產、研發、觀光、互動、休閑、娛樂、科普于一體的“一站式”巧克力體驗綜合平臺,讓游客享受一場“最甜蜜的城市時尚綜合體”,讓食品文化遇見旅游,讓旅游融入食品文化。

      研學課程設計如下:科學探索課程,學生可以參與“小小科學家”課程,學習巧克力的化學成分和制作工藝,了解食品科學的基本原理;文化科普教育,參觀巧克力小鎮研學通道,學生將深入了解巧克力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從瑪雅文明到現代工業,感受巧克力文化的演變;勞動實踐體驗,在巧克力DIY廚房,學生可以親手參與巧克力的制作過程,從原料的選擇到成品的包裝,體驗完整的生產流程;生態文明培養,開設“從可可樹到巧克力:一場生態之旅”課程,講解可可樹的生長環境、巧克力的生產過程以及環保包裝的應用,引導學生關注生態保護;食品安全教育,開設“食品安全與健康”課程,講解食品安全知識、巧克力食用注意事項以及健康飲食理念,引導學生樹立安全意識;戶外探索教育,通過無動力樂園的游樂設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創造性和獨立能力,將枯燥的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培養兒童的身體素質、協調性、創新能力和社交能力;鄉情教育研學,結合研學通道里的一帶一路海絲文化,講述可可豆如何從南洋經海上絲綢之路傳入中國,成為連接東西方文化的甜蜜紐帶;創新設計工作坊,小鎮提供創新設計工作坊,鼓勵學生們發揮想象力,設計獨特的巧克力產品和包裝,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設計能力。

      聯系人:莊雪娟,聯系電話:13959980303

      2.石獅市中紡學服裝及配飾產業研究院研學實踐基地

      石獅市中紡學服裝及配飾產業研究院位于石獅國際輕紡城A區5746號,是國家級學會中國紡織工程學會與石獅市政府合作設立的一個集科研、科普和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研究院充分發揮在平臺、人才及資源方面優勢,圍繞紡織服飾行業前沿技術信息、產業關鍵共性技術以及服飾文化傳承創新主題,建立集紡織服飾科學普及、文化傳播、學術交流、學科教育、科學研究及社會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紡織服飾特色科普研學基地,通過線上平臺和線下展館渠道向廣大市民、企業技術人員、大中專院校學生以及中小學生等開展紡織服飾科普研學教育活動。研究院先后獲評“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科普教育基地”“福建省科技館紡織科學分館”“福建省優秀科普教育基地”“福建省全國優秀科普日活動”“泉州市科技館紡織服飾分館”“石獅市科技與科普服務平臺實踐點”“石獅市青少年科學教育實踐基地”等榮譽。

      研究院研學基地占地約6000㎡,設有接待區、辦公區、研學培訓區、紡織研發實驗室、紡織科普長廊、紡織歷史文化館、紡織產業鏈科普館、紡織功能科技館、紡織工坊等空間。設置非遺扎染、非遺蠶絲扇制作、神奇棉花世界、廢舊紡織品DIY、中國結歷史及DIY、小小設計師、小型紡織機織布DIY、纖維結構認知、面料功能科普及互動研學課程,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普活動,提高公眾對紡織科技及產業的認知與理解,激發青少年對紡織領域的興趣與探索精神。

      聯系人:郭翠,聯系電話:18605046910。

      3.紅塔灣水上運動中小學生研學實踐基地

      中嘉奧維(石獅)文體發展有限公司作為石獅招商引資水上項目運營企業,2024年4月1日于福建省石獅市永寧鎮紅塔灣景區內落地,與觀音山和將軍山相鄰,自然環境優美?;赜蓱敉庋袑W營地和海洋水運動兩區域組成,包含多功能廳、餐廳、辦公室、會議室、監控室等,以普及兒童青少年海洋科普,推廣奧林匹克海上運動等為重點,推動綜合素質能力。

      基地每期能同時容納學生300人,有專業課程導師、拓展培訓師、國職海上運動教官組成,指導開展研學實踐教育活動,場所設置科學合理,活動內容豐富。主要課程設置:海洋科普主題研學內容(海上安全及防溺水知識課程、海洋環境保護課程、世界海洋日課程、海洋凈灘研學實踐);海洋運動主題研學內容(國家級沖浪體驗培訓、國家級槳板體驗培訓、帆船體驗培訓);綜合素質能力主題研學內容(軍事武器認知、戶外軍事素質拓展、戶外對抗真人CS、戶外徒步團建實踐)。立足打造輻射省內,連接南北,放眼全國的兒童青少年海洋科普+奧林匹克海上運動+綜合素質能力社會實踐與研學實踐基地。

      聯系人:馬維克,聯系電話:15589807729。

      二、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營地基地管理

      1.市教育局參照《福建省教育廳關于印發<福建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建設與服務標準(試行)>的通知》(閩教思〔2018〕9號)文件要求,對各基地進行定期考評,考評周期為三年(2024年至2027年)。存在下列問題,將取消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資質。(1)存在安全設施和管理制度問題,無法確保師生安全;(2)研學課程建設和教學管理落后,研學教育成效低;(3)年均參與研學活動師生少于2000人次。

      2.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營地基地采取自主經營、自主管理的辦法,研學實踐教育活動經費,由營地基地和開展活動學校共同承擔。

      3.學校集中開展研學實踐教育活動,可以根據教學需要自主選擇活動基地,學校和基地要嚴格遵守有關財務制度和紀律,按照一事一收的辦法,向學生家長收取相關費用,并及時向學生家長公布開支情況。

      4.經營性基地應該按照學生團體降低收費標準,并對困難學生采取減免政策,具體辦法由基地與學校共同商定。

      5.學校和基地要加強安全管理,在消防、中毒、觸電、溺水和交通安全等方面,加強制度與設施建設,遵守市教育局安全管理有關規定,學校組織學生集中外出開展研學實踐教育活動,要按照規定事先進行踩點,做好安全隱患排查,制定預案,并按要求向教育局有關部門報備。

      石獅市教育局

      2025年2月19日

      (此件主動公開)

    附件下載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相關解讀
    文字解讀
    圖片解讀
    視頻解讀
    訪談解讀
    媒體報道
    99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