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石獅市財政收支決算(草案)
石獅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批準了《關于石獅市2019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與2020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現收支決算已編成,2019年財政收支決算(草案)如下:
2019年,在市委的正確領導和市人大的依法監督指導下,各部門團結一心,奮力拼搏,財政工作與財政改革有序推進,財政在保運轉、保民生基礎上,加強資金統籌調度力度,著力保障各項重點項目建設,較好地完成了年度調整預算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
一、財政收支平衡情況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及其平衡情況
1.收入合計55.47億元
(1)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58.80億元,下降9.6%(主要是減稅降費影響7.5億元),完成調整預算9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75億元,下降12.1%,完成調整預算98%。
(2)上級補助收入11.09億元。
(3)上年結轉0.36億元。
(4)地方政府一般債務轉貸收入2.41億元。
(5)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0.04億元,調入資金4.82億元。
2.支出合計53.81億元
(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3.28億元,下降20.3%,主要是本級財力下降,相應安排的支出減少。
(2)上解上級支出6.05億元,其中體制上解支出1.83億元,專項上解支出4.22億元(主要是市級增收分成3.30億元、中央統籌農田水利建設資金0.21億元、農商行企業所得稅省級分成上解0.21億元、稅務部門經費基數上解0.20億元等)。
(3)地方政府一般債務還本支出1.42億元。
(4)調出資金及按照上級要求援助其他地區支出0.73億元。
(5)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33億元。
3.平衡情況
收支相抵,一般公共預算年終結轉1.66億元,主要是部分轉移支付指標文件到達時間滯后,當年度無法列支,形成結轉。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及其平衡情況
1.收入合計41.33億元
(1)政府性基金收入23.61億元,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21.17億元。
(2)上級補助收入0.13億元。
(3)債券轉貸收入16.09億元,其中新增土地儲備債券12.09億元,新增其他地方自行試點項目收益專項債券4億元。
(4)上年結轉0.80億元。
(5)調入資金0.70億元。
2.支出合計41.28億元
(1)政府性基金支出39.83億元,其中新增專項債券安排的支出16.09億元。
(2)上解上級支出0.75億元。
(3)調出資金0.70億元。
3.平衡情況
收支相抵,政府性基金年終結轉0.05億元。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及其平衡情況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0.78億元。安排支出0.4億元,用于市屬國有企業運營費用補助;調入一般公共預算0.38億元,主要是根據上級關于加大預算資金統籌力度等有關要求,補充一般公共預算財力缺口。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及其平衡情況
1.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02億元,上年結轉2.81億元,總收入4.83億元;安排支出1.57億元,結余3.26億元。
2.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54億元,上年結轉2.40億元,總收入3.94億元;安排支出1.05億元,結余2.89億元。
具體收支完成情況詳見附件1、2、3、4。
二、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情況
(一)地方債務限額情況
省財政廳核定我市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09.21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65.17億元,專項債務限額44.04億元。
(二)地方債務余額情況
我市地方政府債務余額102.22億元,其中一般債務余額62.19億元,專項債務余額40.03億元。
三、其他財政決算有關事項的說明
(一)調整優化結構,繼續壓縮一般性支出,優先保障民生等重點支出。2019年民生支出30.36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0.15%。持續保障教育發展,投入13.29億元,支持教育強市建設,6所學校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增學位4170個,普惠性學位率達81.5%。支持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投入4.17億元,深化緊密型醫共體建設,推進市婦幼保健院、中醫院建設,試點按疾病診斷分組收費。支持涉農扶貧事業,投入1.6億元,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發展,落實各項惠農補貼政策,統籌整合涉農資金,提高惠農資金使用效益。加大扶貧資金在線監管力度,積極扶持薄弱村集體經濟發展,支持村財創收、產業發展,切實打好扶貧攻堅戰。優化宜居環境,投入1.56億元,推進寶蓋山生態公園、環灣濕地公園、紅塔灣海岸公園建設,實施廢舊礦區生態修復,變“環境欠債”為“生態資產”;建成2個街頭體育公園,保障海岸帶、重要通道環境綜合整治,推進“四綠”工程建設,不斷改善城市生態。各主要支出科目增減情況如下: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85億元,下降12.9%,主要是按照兜牢“三?!钡拙€、有保有壓的要求,大力壓縮一般性支出。
——科學技術支出1.02億元,下降24.8%,主要是部分科技設施建設項目從政府性基金中安排支出。
——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0.37億元,下降48.7%,主要是部分文體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從政府性基金中安排支出。
——衛生健康支出3.30億元,下降35.4%,主要是新醫院、中醫院建設從其他項目收益專項債券資金中安排支出0.92億元。
——節能環保支出1.58億元,增長8.9%,主要是加大將軍山垃圾填埋場飛灰固化以及廢舊礦區生態修復方面的投入。
——農林水支出4.20億元,下降23.1%,主要是上一年度該科目列支結轉資金數額較大,抬高基數,同口徑剔除結轉資金后基本持平。
——交通運輸支出0.41億元,下降64.3%,主要是部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從政府性基金中安排支出。
——糧油物資儲備支出0.12億元,下降48.2%,主要是統籌糧食風險基金往年結余0.11億元安排支出。
——其他支出1.41億元,下降78.4%,主要是根據財力情況,減少非急需、非重點項目資金的安排使用,以及調整部分項目的使用科目,如體制分成事權支出、援助支出、專項業務費等。
(二)釋放政策紅利,促進經濟發展。一是落實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政策,推進增值稅改革、個人所得稅改革,嚴格執行下調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等一系列減免政策,有效降低實體經濟成本,全市減稅降費7.5億元。二是支持企業發展。圍繞“3+3+N”產業體系,繼續落實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系列政策,支持紡織服裝產業、技術改造、數字經濟、海洋發展等,全年兌現惠企資金6.16億元。三是優化企業服務。授權市稅務局辦理地方預算收入退庫審批,簡化退稅審批手續。加強惠企政策宣傳和納稅輔導,開通退稅綠色通道,確保企業減負落到實處。
(三)深化體制改革,優化財政管理。一是推進體制改革。推進新一輪鎮(街道)財政體制改革,完善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體制,調動鎮(街道)發展經濟積極性。調整34項專項資金請款程序,提高資金撥付速度。二是深化績效管理。完善績效管理體系,試點4個單位開展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管理,選取15個項目開展績效重點評價,涉及資金1.36億元,對其中3個項目暫停撥付經費、4個項目調整資金安排。三是加強債務管控。落實債務限額管理,細化債務日常監測,推進清理存量債務,分類處置隱性債務,建立債務風險應急處置機制,推動專項債券申報發行。通過積極向上級爭取,2019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7.05億元。
(四)加大統籌力度,做好收支平衡。一是加強組織收入。實行收入清單化運作機制,建立重點稅源監測檔案和動態跟蹤臺賬,有效服務“五個一批”項目落地。引進平臺型項目,爭取域外稅源回流,做好非稅收入征繳。二是兜牢“三保”底線。擴大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存量資金調入規模,提高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一般公共預算比例,全面清理結余結轉資金,收回執行進度滯后資金1.3億元,統籌用于“三保”等重點支出。三是壓縮一般性支出10%。堅持政府帶頭過緊日子,進一步壓減會議費、差旅費等運轉類支出,全市三公經費支出逐年壓縮。
(五)深化國資國企管理。一是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推進資產確權辦證,完成經營性資產注入國企,出租、出售閑置行政事業單位資產54宗,切實提升國有資產運營效率。二是推進國企自主經營。出臺市屬國有企業走深走實實施意見等配套政策,推動國有企業現代化發展。整合、注銷6家下屬企業,優化企業組織結構。發揮國企載體抓手作用,全年承建、代建項目155個。三是做大企業現金流。推進農村污水PPP等水系項目建設,積極承接各項展會活動、發展文創產業,利用旅游設施資源收取管理服務費、景區地上停車場收費、廣告、品牌使用費、活動合作費等,多渠道增加企業經營收入。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